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对疫情的预测,我们首先考虑中国,没考虑国外,现在国外出现一些情况,疫情首先出现在中国,不一定是发源在中国。”
 
2月27日上午,广州市政府新闻办在广州医科大学举办疫情防控专场新闻通气会,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钟南山接受了现场记者的采访,并说明了关于新冠疫情的最新情况。
 
钟南山:疫情发源不一定在中国
 
在发布会现场,钟南山表示,1月20日我们提出人传人,对控制疫情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钟南山称,如果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85%的患者都会慢慢好起来,除了那些病情较严重的和有一些基础性疾病的患者。
 
对于疫情发源这一关键问题,钟南山指出,疫情首先出现在中国,不一定是发源在中国。
 
“目前我们首先是研判,我们强调,在中国,只有在武汉出现了大规模暴发,在广东等其他城市并不是大规模暴发。目前我们判断RO值是在2到3之间(即一人可传染2-3人)。目前重症病人传染性更高,轻症更低一些,但是传染非常快。我们希望武汉本身一定要控制,同时首先要解决全国。有外国专家预测,估计2月4号,中国病人应该到16万,我们的预测值是7万8。此外,疫情首先出现在中国,但不一定发源在中国。”
 
钟南山:我们有信心,四月底基本控制,其他国家可以参考中国的方案
 
钟南山表示,根据团队在传统模型基础上加上影响因素,国家强力干预和春节后的回城高峰消除后,预测高峰应该在2月中旬接近2月底。到了2月15日,数字果然下来了。
 
“我们有信心,四月底基本控制。”
 
钟南山称,目前病人的病毒载量在持续下降,四月底应该可以全面恢复工作,但并不是说病毒被完全控制。
 
”但是国外的情况,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会如何,我不敢说。”“中国在达到高峰之后很快就下来了,这个机制是很难得的,蔓延很快的国家可以参考中国的方案,做到早发现、早隔离,这个很关键。”
 
未来是否会有来自日韩等国家的国际输入病例传入中国,钟南山认为,不排除这种可能,因此,加强国际合作显得尤为重要,联防联控,共同分享经验。“之前,中国得到了来自日本、韩国的支持,现在我们也不要忘记对他们进行支持,我们很愿意参加地区性的科学委员会,及时交流掌握疫情发展,发现有效的治疗方法。”
 
对此,钟南山也补充道,病毒的地域性很强,需要加强人为干预,控制上游。另外,收治要在定点医院,如果收治在普通医院会消耗大量人力、财力。同时,重症病人必须要综合学科救治,而不是光传染科救治。在大城市,治疗经验分享也非常重要。
 
钟南山:疾控中心地位要提高,而且应当有行政权
 
昨天,财新网一篇名为《独家|新冠病毒基因测序溯源:警报是何时拉响的》的报道中表示,去年12月底之前,有不少于9名不明肺炎的病例样本从武汉各医院采集,基因测序显示病原体是一种类SARS冠状病毒,这些检测结果陆续回馈医院并上报给了卫健委和疾控系统。
 
而警报缘何没有被即刻拉响,发布会现场,钟南山也部分回应了这一值得反思的问题。
 
钟南山表示,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不是一事一时。21世纪已经有三次冠状病毒的感染,凡是发现冠状病毒的感染,马上要严防扩散,这次就是一个极大的教训。
 
他还提到,“假如我们在12月初,甚至是1月初能够采取严格防控措施的话,我们的病人将会大幅减少。”
 
对此,钟南山提出了他认为需要改进的地方,“我发现的短板就是,这个病12月31日就已经明确,1月3日已经分离出,1月7日给了联合国,我们CDC的地位太低了,这是一个技术部门。CDC的特殊地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要一级一级上报。我们专家组在新闻媒体上表示人传人是1月20号。CDC向地方政府上报后由地方政府决定如何处置,应该有行政权。如果以后不是这样的话,以后可能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包括李文亮也很早就发出了这件事。这个改变是非常需要的。另外,大家对传染病的重视不够,没有持续研究。我感觉大家对新冠肺炎治疗上束手无策,是因为需要长期的积累,表现在对防控问题的重视上。现在病死率在全国是(武汉以外)1% 。”
 
据悉,在美国等其他国家,CDC是直通中央的,甚至在特殊情况下,直接向社会通报,但中国要逐级通报。所以,CDC地位要提高,而且应当有行政权,这个改变是非常需要的。
 
一般不会二次感染,磷酸氯喹转阴周期最短
 
对于目前有消息传出,不少治愈患者回家后复发的消息,钟南山院士表示,除了核酸检测外,还会给康复患者做lgM抗体,如果病人体内出现了足够量的抗体,一般是不会复发或二次感染的,这是医学规律。
 
在粪口传播上,钟南山院士表示,至于肠道粪便的病毒残余,还会不会再传染其他人,还需要进一步的观察。钟南山院士也提出自己的建议,如果在家隔离期间出现阳性症状,需要在24小时后再次复查,确认是否是试剂问题。
 
针对临床治疗,钟南山院士表示,正在对柯立芝、磷酸氯喹等药物的效果展开研究。就目前的效果上看,使用这些药物之后,平均转阴的时间一般为5-8天,不会超过10天,其中,磷酸氯喹的转阴时间只需要4点几天,效果很好,但还需要验证过程,“实践第一,科研第二”。
 
相关的新药还在研发当中,因为平时对突发性流行病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持续的流行病学研究,对于开发新冠病毒的新药“有点束手无策”。当下也只能根据病毒的传播和致病原理,用现有的药,要“在十几天、二十天甚至一个月研发出新药是不可能的”。
 
哈佛大学流行病学教授估计,新冠或成为流行病,世界上大约40%到70%的人将感染
 
截止2月27日,全球四十多个国家,已记录了共82178例确诊病例。
 
对于病毒在国际上的传播,哈佛大学流行病学教授马克·利普西奇(Marc Lipsitch)在接受wired采访时一开始措辞很严谨,然而有两次他开始说什么时,停顿了一下,说:“让我重新开始表述一下,我认为可能的结果是,它最终将无法遏制。”
 
利普西奇预测,在未来一年内,世界上大约40%到70%的人将感染COVID-19病毒。但是,他强调说,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会得重病。他说:“许多人可能会有轻微的疾病,或者可能没有症状。”与流感一样,流感通常会危及患有慢性病和年龄较大的人的生命,大多数病例在没有医疗护理的情况下就恢复了(大约14%的流感患者没有症状)。
 
就目前来看,美国已经确诊的共有60人,利普西奇“非常、非常粗略地”估计,美国或有100或200人感染了病毒,这个数量已经是广泛传播这种疾病所需的条件。周六,Politico报道称,白宫正准备要求国会提供10亿美元的紧急资金,用于应对冠状病毒。
 
对于疫情的全球蔓延,钟南山在发布会上也表示,现在的问题,中国的增加的病例已经少于国外增加的病例。“国外比较突出的是韩国、伊朗核意大利,可能中国的一些做法有一些启发。”
 
钟南山表示,这周末将应邀向欧洲呼吸学会做一个视频报告。这是人类的病,不是国家的病。
 
疫苗研发仍遥遥无期
 
许多人将希望寄托于针对COVID-19病毒的疫苗的研发,《华尔街日报》25日也报道称,美国制药公司Moderna已经研制除了针对新冠病毒的人体疫苗,正在进行安全性临床试验。
 
但是从目前来看,疫苗研发的情况不容乐观,即使所有要素都到位,那么最初的产品仍需要12到18个月的时间才能被证实是安全有效的。
 
近年来,加快疫苗开发的新模式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比如2017年在挪威成立的防疫联盟(CEPI),负责为新疫苗的开发提供资金并进行协调。它的创始人包括挪威和印度政府、惠康信托基金和比尔和梅林达·盖茨基金会。
 
该集团的资金现在正流向Inovio和其他小型生物技术初创公司,鼓励它们进入高风险的疫苗开发行业。该集团首席执行官理查德·哈切特(Richard Hatchett)分享了一个预计的时间表——一种针对COVID-19的疫苗准备在4月份进行早期安全测试。如果一切顺利,到夏末,测试可以开始观察疫苗是否真的可以有效预防疾病。
 
但哈切特也表示,即使所有要素都到位,那么最初的产品投产仍需要12到18个月的时间。他对Wired表示,这一时间表已经是“在疫苗发展历史上的巨大加速,并且已经是一个非常乐观的估计。“
 
开发疫苗不仅周期长,而且需要大量的经费。尽管基础科学取得了所有进步,但如果没有广泛的临床测试,这一过程就不能进入实际的疫苗阶段,这需要制造许多疫苗并仔细监测人体结果。这一过程最终可能耗资数亿美元——这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初创企业和大学没有的钱,他们也没有大规模生产和分发疫苗的生产设施和技术。
 
长期以来,疫苗的生产一直取决于少数几家大型全球制药公司之一的投资。美国国家过敏与传染病研究所所长Anthony Fauci表示,还没有人“挺身而出”,承诺制造疫苗。
 
制药公司不愿意开发疫苗出于两点原因,一是开发疫苗可能意味着巨大的损失,特别是如果需求消退,或者人们因为复杂的原因选择不使用这种疫苗;二是这类病毒可能会发生变异,疫苗可能需要不断开发,就像流感一样,这将消耗巨大的成本。
 
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疫苗政策的助理教授Jason Schwartz表示:“如果我们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疫苗上,那就麻烦了。”
话题:



0

推荐

大数据文摘

大数据文摘

448篇文章 3年前更新

普及数据思维,传播数据文化

文章